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24 09:21
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的時代浪潮中,單縣龍王廟鎮王寨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,借力土地流轉,謀劃產業布局,邁出了和美鄉村建設堅實步伐。
摸家底,聚力量,齊心協力夯基礎
土地是鄉村振興的“命根子”,也是王寨村發展的起點。王寨村黨支部堅持以土地流轉為主抓手,深入田間地頭、農戶家中,摸排土地現狀、農戶流轉意愿等信息,建立詳細臺賬,用“身邊事”說清“大政策”,讓村民直觀感受到土地流轉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發展機遇。同時,針對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邊界糾紛、承包權爭議等“疑難雜癥”,黨員志愿者主動組成調解小組,秉持公平公正原則,運用“拉家常”“講情理”等方式,化解30余起矛盾糾紛,切實為土地流轉工作掃清障礙,最終盤活集體土地258畝,為后續產業發展筑牢根基。
挖潛力,引龍頭,精準招商強產業
該村黨支部立足本村土地資源豐富、勞動力充足的優勢,堅持“量體裁衣”,重點對接與農業、加工制造業相關的優質企業。經過多輪洽談,成功引進規上企業單縣亞太紙業有限公司,年產值可達4000余萬元。同步引入拋光車間項目,車間工人工資可達1萬余元;糧食烘干廠項目配備了先進設備,日烘干能力強勁,為后續產業鏈延伸創造了良好條件。這些項目的落地,不僅有效盤活了村內土地資源,更為后續產業鏈延伸、勞動力就業創造了良好條件。此外,依托龍王廟鎮招引的單縣六和飼料有限公司,王寨村積極對接,引入肉鴨養殖項目。目前,已建成22個標準化養殖大棚,共占地230余畝,平均每一欄出鴨量達到30萬只,每年按時足額支付村民25萬余元租金,既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,又為村集體帶來穩定的土地流轉服務收益。
轉思路,煥活力,盤活車間惠民生
為盤活資源,解決幫扶車間閑置、利用率低、作用難以發揮等問題,王寨村黨支部轉變思路,由外地引進企業轉變成在本地尋找合適的龍頭企業入駐。黨支部將目標瞄準了轄區內規上企業亞太紙業,依托亞太紙業的產業輻射效應,帶動閑置扶貧車間。亞太紙業將包裝、分揀等勞動密集型工序轉移至扶貧車間,形成“龍頭企業+扶貧車間”的產業協作模式。如今,占地2666平方米的扶貧車間重煥生機,曾經閑置的場地已被造紙生產加工的忙碌景象取代。車間投入運營后,優先吸納村內脫貧戶、留守婦女等勞動力就業,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。村民李大姐高興地說:“以前只能在家閑著,現在在車間上班,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,還能照顧家庭,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!”目前,扶貧車間已吸納30余名村民就業,人均月增收4000元,讓村民的“錢袋子”鼓起來。
通訊員 劉厚珉 嚴文豪